2021年8月23日 星期一

參考資料:《饒宗頤教授與華梵大學》,第 26 - 27 頁

《饒宗頤教授與華梵大學》 


出版:2019 / 03

編著:陳娟珠

出版社: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香港


饒宗頤教授簡介:

饒宗頤,字伯濂,又字選堂,號固庵,一九一七年生於潮州,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超過七十年,著作等身,是一位名聞遐邇、享譽國際的漢學家。饒教授的學術研究範圍非常廣博,蓋可歸納為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楚辭學、史學(包括潮學)、中外關係史、敦煌學、目錄學、古典文學及中國藝術史等十三大門類,至今已出版著作數十部,論文數百篇,並為後來者開拓不少新的研究領域與路向。

1982年,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予饒教授。1993年,法國索邦高等研究院頒授人文科學榮譽國家博士學位予饒教授,為該院建立125年來首次頒發的人文科學榮譽國家博士學位。

1993年,為表彰他對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貢獻,法國文化部頒授『法國文化部藝術與文學軍官勳章』予饒教授。1995年,嶺南學院(現為嶺南大學)頒發榮譽人文博士學位予饒教授。1999年,香港公開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饒教授。

2000年,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在禮賓府頒授大紫荊勳章予饒教授。同年,國家文物局及甘肅省人民政府頒發『敦煌文物保護研究特殊貢獻獎』予饒教授,以表揚他對敦煌學的貢獻。

2001年,饒教授獲選為俄羅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03年,香港科技大學頒授文學榮譽博士學位予饒教授。2003年,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饒教授。2004年,澳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饒教授。2006年,日本創價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予饒教授。2009年,饒教授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終身成就獎,由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頒授。

2009年,香港特區行政政府為表揚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的超卓成就,把前荔枝角醫院改建而成的香港文化傳承中心命名為饒宗頤文化館,以示敬意。

西泠印社1904年創立於杭州,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的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稱。2011年12月13日,饒教授獲委任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

2011年,澳洲塔斯曼尼亞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予饒教授。2012年,香港樹仁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饒教授。2012年,香港浸會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饒教授。

2012年12月,饒教授當選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外籍院士是法蘭西學院海外院士中的最高級別,而饒教授是亞洲首位獲此榮銜的學者。2013年9月19日,「大紫荊勳賢饒宗頤教授榮任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授職典禮」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

2014年1月10日,「桂冠學人嘉譽禮」在香港大學舉行。在典禮上,時任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教授頒授「桂冠學人」榮銜予饒教授,為校內最崇高的學術榮銜。饒教授是首位獲嘉譽為「桂冠學人」的學者。

2014年,山東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予饒教授。2014年,中山大學頒發「陳寅恪獎」予饒教授。


書籍網頁截圖:



書本封面




第 26 頁:儒商周穎南先生曾說:H.H.第三世多杰羌佛在工巧明的表現上,「是一位藝術大師,精通各種形象描繪的技法,達到更高的境界。」



第 27 頁:聯合國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殷蘇平先生說:唯一的東方色彩大師杜泳樵教授對年輕時代的H.H.第三世多杰羌佛做了三個評斷:「太傑出了,太優秀了,太天才了。」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參考資料:美國大學聯盟(American Leagu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OCU)

考證一:

文章中提到,在1980年代,只有21個美國的組織在日本有分校或是提供學位。

第17頁原文如下:
Nevertheless, according to Chambers and Cummings' listing, only 21 U.S. institutions actually established a branch campus and offered components of or an entire U.S. degree programme in Japan, and only two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ventually established programmes in the U.S. in the 1980s.

在參考資料中提到這21個組織分別為(複製自第37頁):
American Leagu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ortial lead: Columbia College, Missouri); Bellevue Community College, Washington;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Herbert H. Lehman College, New York; Dartmouth College, New Hampshire; 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Los Angeles Community College District, California; McKendree College, Illinoi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ichigan (As lead for a consortium of all Michigan's state universities) ; 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 System, Minnesota;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Oregon; Phillips University, Oklahoma; Regis College, Colorado;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Sullivan County Community Colleg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Temple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Texas A&M University, Texas;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Willamette University, Oregon (Chambers and Cummings 1990). Umakoshi (1997) mentions the opening of 36 branches as of 1991.

第一個就是美國大學聯盟 ( American Leagu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OCU ),由哥倫比亞學院領導。

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期刊網頁截圖如下:




文章網頁截圖如下:




全文如下:



----------------------------------------
考證二:
位於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學院是一間有 150 年歷史的學院,在記錄其學院歷史的書籍(Columbia College: 150 Years of Courage, Commitment, and Change)中,花了數十頁篇幅記錄了在1984 - 1995 擔任院長(President)的 Donald B. Ruthenberg 博士一些事蹟。其中有數個地方提到由Ruthenberg 博士主導的美國大學聯盟 ( American Leagu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OCU )。

 Google 圖書截圖一




Google 圖書截圖二




----------------------------------------
考證三:
Chambers, Gail S. 及 Cummings, William K. 兩位,在 1990 年出版了一本書,書名為 Profiting from Education. Japan-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Ventures in the 1980s.

在 Appendix 第一頁羅列了所有在日本有教育夥伴的組織,第一個就是 American Leagu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書籍網頁截圖:



附錄截圖:




全文如下:




----------------------------------------
其他提到美國大學聯盟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