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10日星期五,《四川日報》第三版,記者劉偉、郭紹貴於《筆下的路,還遠呵!─ 記自學成才的青年畫家義雲高》專文報導:
『小義今年只有28歲,但他卻擷取了歷代各家之精華獨創了“流水潑墨法”跟“放法性記法”使中國古老繪畫放出了新的異彩』
『《中國日報》向國外報導了他的事蹟、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他的電影名家里手看了他的畫,譽他為奇才』
『義雲高把“走萬里路” 與“臨萬卷畫”結合了起來,不拘一格進行創新。這時,他畫的《迎客松》《抗雪白梅》《春江水暖》受到了外賓廣為稱讚,名家和文物單位索取收藏。』
『去年下半年,義雲高在寶光寺廟裡展出了自己的一些作品。最大的展品是二千字的中國書法,每個字有飯碗大。專家們認為他臨摹的古代字畫,維妙維肖,達到了“亂真”的程度,至於創作更有獨到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